松下幸之助,1894年出生於日本和歌山縣,1989年去世。10歲那年他沒有上完小學四年級就退學當學徒。1918年,23歲的松下在大阪建立了「松下電氣器具制作所」,並在其苦心經營下成為當今世界聞名的松下電器集團。1925年松下幸之助首次成為日本最高收入者,從那時起直到1988年的63年中,有10年他的收人均為日本第一位,有6年居第二位,他的個人資產達到3500億日圓。盡管松下幸之助取得了驚人的成功,但他的性格、為人依然是典型的大阪商人樣子:腿短、身長,見到陌生人先低頭哈腰,說起話來小聲小氣,生怕嚇著了對方。
松下在經營公司的同時,也關心政治、文化和國際問題,經常在各地舉行演講,並有許多著作。日本人民非常尊敬和崇拜他,稱之為「經營之神」,「20世紀最偉大的成功者」,他的思想被稱為松下哲學。
松下認為維持企業的穩定成長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為了使企業確實能夠穩定地發展,水壩式經營是很重要的觀念。
水壩的目的是攔阻和儲存河川的水,隨著季節或氣候的變化,經常保持必要的用水量。企業也需要有這種調節和運用的機制,才能穩定發展。如果公司的各部門都能像水壩一樣,一旦外界情況發生變化,也不會受很大影響,而能夠維持穩定的發展,這就是「水壩式經營」的觀念。
在企業中,不論設備、資金、人才、庫存、技術、企劃或新產品的開發等各方面都必須有水壩,並發揮其功能。換句話說,在經營上各方面都要保留寬裕的運用彈性。
松下設計的水壩有數個,諸如:
(一)有形水壩
「資金水壩」
假設經營一個需要10億元資金的事業,如果只準備10億元,萬一發生事情,10億元不夠時,問題就不能夠得到解決。因此需要10億元時不妨準備11億元或12億元的資金,這就是資金水壩。
關於資金問題,松下還發表過他的特殊看法。日本在一段時期內流行過銀行要求公司把從銀行貸款中的一部分再存入銀行的做法,許多企業指責銀行的做法太過分了。松下卻說:「50多年來,我一直是這樣做的,我從銀行借錢的時候,只需借1萬元就夠了,可是我多借些,借了2萬元,然後把剩餘的1萬元錢又原封不動地作為定期存款存入銀行。看起來是賠錢的,但是我卻不那麼認為。我是把它當成保險金。有了這筆保險金,在需要的時候,隨時都可以提出來使用,而且銀行總是十分信任我」。實際上,這也是一種資金水壩的建立方法。
「設備水壩」
如果設備到了100%的營運才能贏利,那是相當危險的。其一是疲勞,容易發生故障而不能運行;二是一旦市場需求增加,也無能為力。
平時即使只運用80%或9O%的生產設備,企業也應該有獲利的能力。一旦市場需求量突然增加時,因為設備有餘,才可以立即提高生產量,達到市場的要求。
「庫存水壩」
產品要保持適量的庫存,以應生產停滯或產出量減少之急,也可以對市場需求的激增作出及時反應。
★「設備水壩」或「庫存水壩」並不是設備閒置或庫存過剩。如果一個企業預估它的銷售量,並根據這一預測來購置設備和決定生產量,卻因為賣不出去而有庫存,設備也沒有完全利用,這是估計錯誤所造成的,而這種剩餘是不應該發生的。松下特別強調水壩式經營是基於正確的估計,事先保留10%或20%的準備,其分寸的拿捏在於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微觀與宏觀視野的不同。
「新產品水壩」
已經產出新產品的同時,要有更新的產品研制,不斷開發新產品,永遠要為下一次的新產品做準備。
「人才水壩」
如,溫世仁先生鼓吹的企業興學觀念和千鄉萬才計畫,即是長期、宏觀的人才水壩培訓案。
(二)無形水壩
「心理水壩」or「水壩意識」
企業經營者要具有水壩經營觀念。如果能以水壩意識去經營,就會根據各個企業的具體情況而擬訂不同的水壩式經營方法。
這種無形的水壩是指導和制約其他水壩的,是主腦,是綱領。這是從人們觀念和意識這個更基本和更重要方面著眼設立的。
在某些具體方面,「心理水壩」也是存在的,那就是「憂患意識」、「心理承受能力」 等等。生意場上瞬息萬變,風雲難測,有此水壩,才能處變不驚,應付裕如。
如果公司能隨時運用這種水壩式的經營法,即使外界有變化,也一定能夠迅速而妥當地應付這種變化,維持穩定的經營與成長。這就好象水壩在於旱時能通過瀉洪來解決水源短缺的問題一樣。
為了經營上有所發展,在一切方面都應做到留有餘地,而那種只顧眼前的做法是十分危險的。水壩式經營不是靠眼前的利益而獲益的。
在我國有許多的民營企業取得一時性成功之後,往往沒有多長時間就走向衰退,使得企業的平均壽命隻有3年左右,形成了各領風騷三五載,你方唱罷我登台的局面。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很複雜,但是不能克服過度擴張的風險是一個共同的原因。而松下就是通過水壩式經營方法克服這種風險的。這種被他自己稱為經營秘訣之一的「經營要留有餘地」的思想,或者叫做水壩式經營哲學,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永續經營提供了重要的保証,是值得我們的民營企業經營者借鑒和學習的。
文章出處: 江蘇企業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